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有关专家的调查和统计,钟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8%,是当今第56大姓。重要分布在江西、广东、湖南、广西、浙江、四川、重庆、福建、湖北等省市。
钟姓源于河南。据考证,它有两个发端:
一是源于许昌,出自子姓,是商朝开国之君汤的后裔。周武王克商之后,把殷都朝歌以北的地区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以承奉富商的祭祀。武王死后,武庚乘机谋反,周公旦奉周成王之命平定了叛乱,杀死武庚,把商纣王的庶长兄微子重新封在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公元前372年,传至宋辟公。前369年辟公死,长子剔成继位。剔成四十一年,被其弟偃攻袭,剔成奔齐,偃自主为王。因为偃贪酒好色,诛杀忠臣,宋国被齐、楚、魏三国消亡。带着亡国遗恨的辟公四子烈为了保全身家性命,避居颍川许州(今河南许昌),同时改子姓为钟姓,成为颍川许州钟氏的受姓始祖。
二是源于长葛,以邑为氏。宋桓公裔孙的一支被封在一个叫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的地方,于是厥后人就以封地为姓改姓钟离。秦朝末年,钟离后裔钟离接为逃亡,阔别家乡,迁居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改姓为单字钟,成为颍川长社钟氏的始祖。钟烈、钟接是同宗同源,均为宋桓公御说之后。
自公元4世纪之后,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民众为避战乱大批南迁。居住在中原的钟姓子孙,也纷纷向当时战乱较少、相对比较安定的南方迁徙。有的是一步到位,更多的是多次迁徙,也有是到了南方或者沿海,住了一段以后,再往北回迁的。中国的南方,尤其是赣、闽、粤的结合部和两湖、两广一带,物产富饶而人烟稀疏,成了南徙居民休养生息开发行使的首选目的地,于是这里成了中国特有的社会群体——客家民系的集散地。
二
公元前286年,钟烈在许州(今河南许昌)受姓,厥后裔在这片地皮上一向生活了700多年。到晋朝末年,因为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钟烈第22世孙钟贤,于公元420年渡江到南方,追求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好的发展场所。
钟贤过江后居留虔州(今赣州)。后来钟贤奉南朝宋武帝刘裕诏命,到福建平定叛乱,平叛之后做了闽中都督,并携妻儿入住福建宁化石壁村,成为钟姓入闽始祖。再后来,钟贤奉诏入川为官,则又开启了钟姓入川的先河。钟贤一子钟朝没有随父亲入川,因为他陶醉鄞江白虎村(今福建长汀白石村)山清水秀的天然风光,于是脱离原住地,带着继母马氏及妻子儿女,到白虎村筑室居住。
钟朝继母马氏,一生贤德,常常劝告丈夫和儿子在战争中少杀人,并经常收容伤者、病者,深受民众的爱戴。南朝宋顺帝明二年(478年)去世,被葬于后山九龙岗。传说200多年间,马氏墓内常常传出鼓乐之声,钟姓裔孙认为这是因马氏生前贤德,死后德泽流光,因此,马氏墓成为境内名墓。唐朝时拟建汀州府城,刚开始选在新罗圩(今福建上杭县),后来听说九龙岗马氏墓内有异响,便决定把府衙盖在九龙岗上,将马氏墓压在正堂之下。在建府衙的同时,还拆毁了钟屋村,改建为长汀县衙。
朝廷要兴建府衙和县衙,钟氏一门不敢抗命,但郁气难平。钟烈第31世孙钟逵在担心中死去,他的7个儿子和同族兄弟,在抛售了悉数产业之后,分批迁出了汀州。钟逵长子钟礼迁往长汀附近的井秋坑(今上杭南阳乡),以便应付岁时祭祀;次子钟恭迁江西信丰县;三子钟宽迁江西雩都县;四子钟廉先后迁福建上杭、河田和固龙等地;五子钟敏迁江西赣县;六子钟惠留居长汀县境;七子钟节先后迁江西瑞金和宁都等地。兄弟七人各散西东,情景凄凉,临别时他们留下了如许一首诗:“汀州府衙妣坟堂,长汀县衙祖屋场,惟愿子孙存方寸,随居处处世荣昌。”
唐代宗末年,钟礼长子钟武任山东博州太守,把家从井秋坑迁到了福建武平县象洞千家村。200多年后,武平钟氏出现了空前的繁盛。钟烈第42世孙钟山(1001~1064年)生3子:友文、友武、友勇,钟山二弟钟岱生1子友盛,兄弟4人先后中进士。友文生3子:毅、密、察,友武生3子:刚、理、齐,友勇生5子:裕、温、柔、中、正,除钟柔外,其余10人悉数中进士。友盛的3个儿子发、强、庄,也都是进士。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钟友文兄弟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罢官。宋徽宗崇宁年间,因为受“元党事件”的牵连,这一支钟姓裔孙为逃亡进行了大迁徙。他们从福建武平走向全国,甚至走向海外。
钟友文系的 播迁 点为福建的岩前、泉水塘、上杭,广东的蕉岭,江西的兴国,一部分还流向了四川和台湾。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钟毓秀携妻带子入川,首先定居在重庆垫江县的澄溪铺卢家大湾,后来又陆续迁居到离此地不远的钟家大湾和高楼湾。这一支钟姓已传14代,人口发展到600多人,重要分布在重庆的垫江、长寿两县的11个州里。此外,重庆市,四川的成都、内江、自贡、涪陵,湖北荆州,广东顺德,广西柳州,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亦有分支。
钟友武系。钟友武次子钟理原任广州刺史。家庭发生变故后,钟理弃官奔和乡(今广东梅县)居住,厥后裔又陆续从和乡迁往兴宁、紫金、东莞、河源、五华、龙川、惠州等地,其中有一支居住在兴宁太平湖(今兴宁岗背镇)。因这一支钟姓居住地集中,占岗背镇人口的80%,所以当地有“天上的雷公,地下岗背钟”的说法。还有一支重要分布在江西的安远和赣县居龙滩,已传承23代,人口达3万多人。钟友武三子钟齐的裔孙重要分布在广东梅州地区的饶平、揭阳、兴宁、龙川、河源、雁洋,人口约数万。
钟友勇和钟友盛的子女重要分布在广东的潮安、惠州、紫金、潮州、饶平以及广西各地。其中钟友勇的第5子钟正,先由福建武平迁到广东镇平(今蕉岭县),数代后迁广东南雄珠玑巷。裔孙钟普传,从南雄又西迁广西龙源(今石龙),成为烈系入桂始祖。
时事变迁,沧海桑田。几百年后,很多钟姓裔孙又从福建、广东等地往海外发展,现已遍布东南亚等地,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
钟接,是霸王项羽的大将钟离昧次子,原名钟离接。公元前201年,钟离昧遇害,为逃难,时任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令的钟离接去离字单姓钟,成为钟接系受姓始祖。
据《长葛县志》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钟接这一支钟姓是邑中王谢,早在汉代,钟氏已有多人位居高官。三国以后,因为门阀制度的保障,使得这一家族一向保持着显赫的地位,成为颍川名门。从东汉至盛唐600多年间,在政治上,钟繇、钟毓、钟雅、钟绍京等,都是当时王朝的辅政大臣;在军事上,钟会、钟雅、钟诞、钟蹈等,都是能征善战、镇守一方或运筹帷幄的将军;在文学上,钟繇、钟会、钟琰、钟嵘等都著书立说,名垂青史;在书法艺术上,钟繇被尊为楷书鼻祖,钟绍京被称为“小钟”(与钟繇并称为“大小钟”),两人都有很深的造诣。其中,最有影响的有钟皓、钟繇、钟会、钟雅以及钟嵘等。
公元548~552年,南朝梁发生“侯景之乱”,战乱给长江中下流人民带来了极为紧张的灾祸。时任浙江临海令的钟宠,于552年辞官,携家眷南迁到江西虔州(今赣州),成为接系南迁始祖。至此,同宗同源的两支钟姓犹如双江汇流又重新走到了一路。 钟氏先祖将中原文化带入赣南,与各姓氏先民一道,为赣南的开发和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钟宠去世后,厥后代又迁至平固原(今江西兴国)。钟宠的玄孙钟恒生四子:法通、法询、法广、法遵,全都执政为官。法询第4子于唐睿宗景云元年进中书令,封越国公。厥后裔外迁重要有:
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年),钟法询后裔、曾为湖北潭州府尹的钟清溪,有一次路过洪湖,看到一望无际的湖水在微风吹拂下碧波涟漪一片,绿海中荷花亭亭玉立,荷香四溢,禁不住大发感触,于是就在城北鸣水洞住了下来,成为钟姓接系入鄂始祖之一,如今这一支钟姓重要生活在湖北的荆州、仙桃、监利一带。
钟九龙,字奉胜,钟法询之后,本籍江西省泰和县。生于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进士出身,曾任东阁大学士。元朝消亡以后,钟九龙携妻和4子应贞、应惠、应德、应祥隐居于南岳衡山,成为入湘始祖,钟九龙去世后葬在衡山县的一座山上。4个儿子中除应惠留在衡山外,应贞迁新化牛栏山,应德北迁益阳修山,应祥迁安化丫头山。现在,这四门的后裔已遍布三湘大地,并移居云南、湖北、安徽、江苏、陕西、四川、重庆、上海、北京、广东、海南等省市和港、澳、台地区,有的走向海外,人口总数达20多万,已传承27代。
接系41世孙钟世昌,原居江西兴国县,后迁居赣县白鹭乡。清乾隆十年(1745年),钟世昌裔孙崇俨任浙江嘉兴府知府。他倾慕当地山河秀美,卸任后遂安家浙江秀水县。现在,这一支钟姓后裔除重要分布在江、浙两省外,还迁到了北京、上海、江苏、辽宁、甘肃、贵阳、新疆、广东、台湾等9个省、市、自治区。
绍京之后裔钟英郎(1207~1256年),于南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由兴国迁居于雩都县北乡长乐里(今马安乡),这一支钟姓已传承31代。
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兴国县光裕后裔钟应炎,迁至瑞金县城东关向阳门附近,以后发展为“东关族”,并渐渐成为邑中王谢。如今除分布在江西省赣南各县市外,在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省和港、台等地区也有分布。
清代以来,不少钟姓族人移居海外。现在钟姓在海外的分布重要集中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法国等,他们祖孙相继,艰苦创业,不仅为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为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的联系,为传播中华文化,增长与各有关国家的友情,做出了珍贵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