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氏渊源

鍾九龙公支系考

日期:2011年10月24日 浏览:

谱载:我湖南益阳鍾氏始迁祖九龙公,字奉胜,号洪州,生于公元1289年。本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四十七都。元皇庆进士,入翰林院,寻授征边御史,历擢至东阁大学士。明初携妻和四子:鍾应贞、鍾应惠、鍾应德、鍾应祥以及侄儿鍾应辉隐居于南岳衡山。次子鍾应惠留居衡山,长子鍾应贞迁新化牛栏山,三子鍾应德北迁益阳修山,四子鍾应祥迁安化丫头山。

经查元史,元朝自皇庆二年颁诏取士后,即改元,现实上是延佑二年(1315年)进行殿试,为元朝十六科取士的第一科,该科共取进士五十六名,汉人第一名为张起岩。那么,我九龙公应是延佑二年进士。但是,查元朝进士表,延佑二年的进士名录没有保存下来。而台湾大学历史系肖启庆教授发表于《台大历史学报》第二十四期(1999.12))第375页至426页的论文对元朝延佑二年、延佑五年进士有专门的研究。可惜,在大陆查不到该学报。经过对衡山市南岳区、衡阳县和新化县、新邵县以及安化县的实地调查,都找不到我应贞大伯祖、应惠二伯祖以及应祥祖之大儿子祖禄公的后裔。他们是外迁了呢照旧和其他鍾姓支系合谱了,不得而知。

家谱在源流简表里记载:我益阳鍾氏发派祖为芳公,生于唐末宋初,为宋太祖赵匡胤时枢密使(相称于如今的国防部长)。芳公往上是镗公,江州(现为九江市)太守,再往上五代为懿公,居池州,十世同堂。芳公为厥后裔定下派语三十二字:“大海生金,国泰联荣,紫受龙应,祖景系廷,时朝明日,本立邦宁,道超德裕,发达文清。”芳公生大洛,字江源;大洛生海南;海南生尧生,字客诞,宁宗丁卯举人;尧生生金石,为省祭;金石生国兴,字见瑞,祥兴二年(1279年)进士,配曹氏;国兴生泰君,字时祥;泰兴生联芳,字同荣,任淇水县县丞(仅次于县令,为正八品),配汪氏;联芳生荣里,配江氏;荣里生紫荫,字启明,配高氏;紫荫生受恩,字君元,辛卯进士,配扬州学士李淦之女生子九龙。

对于这段笔墨,有些题目必要重新考证。1、芳公为宋太祖时枢密使,始纂派语。国兴为祥兴二年进士。也就是说,从公元960年到1279年共319年间只生育五代人,可见,芳公为宋太祖时人存疑,或国兴为祥兴二年进士存疑。2、宁宗为南宋皇帝,从乙卯公元1195年开始,在位六年,无丁卯年,可见,尧生为宁宗丁卯举人存疑。3、李淦,字耆卿,朱熹再传弟子,建昌南城人。生活在宋末元初,著有《文章精义》传于后世。那么,李淦与国兴为同时代人,李淦之女怎么能嫁给国兴的第五代孙受恩为妻呢?可见,国兴为宋祥兴二年进士应该是笔误或排版错误,疑为绍兴二年或隆兴二年。

于是,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族人及厥后裔负责的态度,决定去江西鍾姓南迁发源地实地调研,盼望能有所收获。

2011年8月22日,去江西兴国县查阅了1948年联修的老谱和2006年的新谱,均没有芳公至九龙公之间各位先祖的记载。分外是1948年兴国鍾姓联修族谱后,定下了120辈份新字派,废弃了各房老字派;而且,兴国族谱不尊欧式,也不尊苏式,所载先祖无生活的年代、学历、官职等紧张资料,这对外迁鍾姓子孙寻根问祖带来了许多未便。24日到泰和县方志办查阅了泰和县志。一、元朝泰和进士只有三人:杨景行、陈阳凤为延佑五年进士,杨升云为泰定元年进士。延佑二年的进士无记载。而泰和历代鍾姓进士只有鍾明权和鐘卿密二人。那么,我九龙公之籍贯可能不是在泰和,或者由于资料不全,县志遗落了延佑二年的进士。二、都——是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划。四十七都属如今的沿溪镇潋溪和铁溪村。从县城坐公交车,几十分钟可到沿溪镇,在沿溪镇探问到有一个离该镇十来公里叫倉岭村的天然村族居着许多鍾姓子孙。于是,租车踏上了这个古老的村庄。该村群居着近百户鍾姓农家,虽然沿公路修造了不少农家别墅,但村中间仍然拥挤着几十户古老的建筑。四周遮天蔽日双人合抱的古樟树见证了我鍾氏族人历史悠长,根深叶茂;而村里红粉石砌就的路面,不知其被几百上万万人留下了勤劳的足迹,外观光滑,并磨出了深深地足窝,见证了我鍾氏族人用辛劳的双手和汗水在不屈不饶地改造着这个世界!经扣问该村近八十岁的鍾士彬老人和60多岁的鍾润人老人,该村鍾氏在此居住有700多年了,自认为属鍾绍京的后人,其老字派为:“仲季太绍,忠良方正,顕达高明,天赐贤士,扥声宏世,衍继志应,相承仁义、愈培宠光,先瑞徵祥,懋永吉庆。”可见该村宗亲不是我芳公后人,也不是我九龙公的发源地。但从鍾润人老人处得知,离该村十几公里外的铁溪村确实居住着和他们不是一支的鍾氏族人,而且,泰和县法院有一个叫鍾义坚的法官是铁溪人。返回泰和县城,找到已退休的老法官鍾义坚宗亲得知,铁溪村比较偏远,在元朝确实属于四十七都。如今只居住着十几户鍾氏族人,并不是我九龙公的近亲,而且,在早两年,有我益阳九龙公后裔鍾建成和他一路驱车到该村实地调研,证明了该村现住宗亲和我们不属统一分支。

那么,我九龙公到底源于何处?从家谱上分析,我九龙公之父受恩能迎娶宋代闻名的理学家朱熹再传弟子,扬州学士李淦之女为妻,这在门第观念极强的宋代,可以一定,我九龙公应该出生于大户人家,而且,随他外迁的有侄儿鍾应辉,说明我九龙公是有兄弟的。根据同时代族人起名的规律,如:千一、千二、千三、千駟,一万、二万、三万、四万,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念四郎……念九郎等等来分析,我九龙公好像至少有九个兄弟(包括叔伯兄弟)。而其他兄弟之后裔字派也应该是芳公定下的32字啊,可是,人呢?你们在哪里?我九龙公入翰林院,官居在外几十年,既然有兄弟,为什么没有落叶归根?而且,其侄儿也随迁衡阳,这与怙恃在,不远游的古训不符啊。那么,是不是应辉叔(伯)祖的怙恃不在了?当然,我九龙公在外几十年,怙恃很可能是仙逝了。既然是大户人家,兄弟也在外为官的可能性较大。而且,是元朝旧臣,在明朝初年,逃避战乱而隐居衡山不回祖籍就理所当然了。所以,我发派祖芳公的后裔应该是散居于全国各地,而我九龙公只是其中的一支分支而已。

是故,凡先祖字派为“大海生金,国泰联荣,紫受龙应,祖景系廷,时朝明日,本立邦宁,道超德裕,发达文清。”的全国各地宗亲,请与我联系。(QQ:49623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