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钟家曾是瑞安名门,周岙的石马石将军、瑞安城内外的四座牌坊都和他有关

马邦城 瑞安印记
2022年05月10日 09:00

图片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上月底,我们聊了“门牌墙”背后的故事,提到锦湖街道周岙村有座钟家古墓,墓前有“石马石将军”,所以这条路被命名为“将军路”。文中所提的钟家,是明朝时瑞安的名门,代表人物是曾任福建布政使的钟清。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位惠民为先的一代清官。


雄踞飞云江畔的隆山,酷似苍龙昂首东望,那古塔便是龙角,成了瑞安的地标性建筑。隆山早年又名龙山,亦称白岩山。相传晋太宁三年(325),有白鹿衔花至岩上,给这儿平添了几分神秘吉祥的色彩,此后又多了个“白鹿岩”的名称。当年白鹿岩下,曾是瑞安钟氏望族世居之地。明成化十四年(1478),官至福建布政使的钟清,因受太监与权臣陷害,罢官归里,息影家园,他自号“鹿岩居叟”,就长期居住在这里。


图片

钟清画像


钟清(1419-1485),字景清,出生在瑞城东郊塘河边一耕读之家,从小就以聪颖好学闻名乡里,曾师从李亚卿,得授《易经》之学。温州郡守何文渊爱其才,推荐他进县学补为诸生。年轻的钟清没有辜负何太守的厚望,明景泰元年(1450)考中举人,次年又得中进士,以庶吉士入中秘读书,不久转吏部稽司主事,后又升任员外郎、郎中。


这期间,他曾奉朝廷之命出使宁夏,册封庆王府乐安王妃。庆王因爱妃受封很是高兴,特地在王府摆下盛宴,热情款待钟清以表谢意。席间,钟清见王府使用的银器餐具,工艺精致、熠熠生辉,出于客套,不禁随口夸赞了几句。不想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宴毕,庆王竟将所用珍贵餐具悉数相赠。钟清慌忙推辞说:“这可万万使不得,臣不敢贪天子之命,以邀宠殿下。”


庆王不经意地说:“这又何妨?不过是本王回赠的几件礼品罢了,只要你喜欢就行!”但钟清还是以“礼无加货”为由,坚辞不受。庆王打心底里钦佩他的人品德行,结果在钟清辞行时,派人将银品餐具悄悄放在随之前往京城的骡轿之中。钟清回京发现后,还是不肯收受,便将庆王所赐的礼品悉数呈献皇帝,此举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成化四年(1468),钟清擢升福建左参政。后代理布政使,兼管全省政务。就在这一年,闽地发生大饥荒,他急百姓之所急,火速奏告朝廷,打开官仓,放粮赈灾,及时将数十万斛的粮食分发到灾民手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获救的灾民感恩戴德,声泪俱下,赞称:“我民生死而肉骨者,钟公之赐也。”


钟清施政坚持惠民为先。福建当地有一处名叫洪塘津的渡口,是交通要冲,但码头破旧狭窄,加之水流湍急,行人渡江不但困难,而且很不安全。钟清经过勘查后,下令在此处建造浮桥。他调集百余艘旧船,使之首尾相连,横卧江面,两边再用大铁链固定,行人往来如履平地,彻底解除了百姓过江难的问题。


不久,他奉朝廷之命赴军府处理事务,发现那里关押着100多个,被人栽赃陷害受嫌疑的“囚犯”。钟清不厌其烦,一一为之审理甄别,最终全部予以无罪释放,众人咸仰其德,交口称颂。成化十年(1474),钟清因政声卓著而晋升为右布政使、通奉大夫,封秩正二品。他鞠躬尽瘁,兴利除弊,治行益彰。这一年闽地遭逢大疫灾年,粮食歉收。钟清除上奏减轻百姓之税负外,还带头发动官府僚属各捐俸银以供公务开支。


常言道“皎皎者易污”,似钟清这样慎独自持、一心为民的清官,居然也为当权者所不容。成化十四年(1478),太监汪直和权臣尹旻,竟将钟清列入“老疾贪酷、素行不谨”官员名单之中,使他不得不辞官乞归故里。


在瑞期间,他以“鹿岩居叟”自号,除每天坚持给儿孙授课讲学外,还热衷于地方公益,修宗谱、建祠宇、立祭田,乐此不疲。曾与故旧吕洪、吴祚、李海、木彝通、任道逊、蔡鼎等名士结社,谓“真乐会”。闲暇时,经常一起徜徉于山水泉石间,赋诗唱和以乐天年。他所作的七绝《招木徵士奕》:“禁柳轻烟新若热,乳莺声乱野棠开。东风石凳松阴午,正好间携博局来。”迄今读来,仍能感受到当年他寄情大自然的那一份超脱的意趣。


图片

钟清墓前的石马石将军  何光明/摄


钟清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卒于家,墓葬万松山周岙,墓前列有翁仲、石马、石羊、石龟等,因年代久远,如今大都废圯散失不存了。


钟清的父亲钟音和儿子钟珹都是儒雅之士。钟音,字玉和,能文善诗,父因子显,被朝廷封为吏部郎中,赠奉直大夫,生前著有《鹿岩清趣集》6卷。钟珹,字文献,为县学诸生,以列贡入太学,授江西沿山县丞,后擢升为县令。清廉守节,不畏强御,治邑有方。后来迁任贵溪与瑞安县令,乐为百姓谋福祉,深得民心,有口皆碑。鹿岩钟氏三代,均以道德文章奕世,可谓人人敬佩,遐迩兴瞻也!


早年,在瑞安城内外建有“登明坊”“方伯坊”“奎坦坊”“进士坊”4座牌坊,据市玉海文史研究会会长何光明先生考证,均与纪念钟清有关。一城为乡贤筑立四坊,实属世所罕见。


美编:小叶
审读:何光明

审核:欧兴俊
终审:陈锦海



图片


图片



●六七十年前,瑞安青年做什么事最时髦,送什么礼品最时令?
●从“牢洞巷”到“劳动巷”,从“草堂巷”到“军民巷”……网红打卡点“门牌墙”背后的那些故事
●孙诒让请一位家庭教师校勘其一生用力最久最深的代表作,这位高人是谁?
●瑞城的一群名人雅士在湖岭找到了世外桃源,追寻大同世界
●高则诚的岳祖父是位义薄云天的大人物,辞官回阁巷后做了这件事……
●是六科,还是鹿窠?一个山头底竟然出了这么多诗人
●民国时期中国文坛上,那些星光熠熠的瑞籍作家



“瑞安印记”征稿启事
图片



图片

  起于祥瑞之地,成于文化之功。瑞安千年文脉源远流长,人文渊薮,大家垂范,素有“东南小邹鲁”之誉。为了进一步挖掘地方历史、弘扬传统文化,记录瑞安这座东瓯古城风土人情及城市变迁,《瑞安印记》编辑部特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历史故事、人文掌故、地方民俗考究等稿件,一经采用将奉上稿酬。同时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为《瑞安印记》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电子邮箱:rasskl@126.com

也可以直接在栏目推文后留言互动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瑞安印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