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名人

悼念中国钢结构事业开拓者、国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信用主席钟

悼念中国钢结构事业开拓者、国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信用主席钟

钟善桐(Zhong Shantong) (1919.5-2013.2)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男,杭州人。九三学社社员。卒业于公立川北大学。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研室副主任。1998年5月退休,时年80。国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信用主席,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理事长。

重要贡献及荣誉:1979年获黑龙江省文教办科技成果一等奖、黑龙江人民当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0年获建材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合作)、国家科工委科技成果三等奖(合作),1984年获黑龙江省第五届劳动模范称号,1993年获建设部科技提高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提高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提高一等奖,1999年又获建设部科技提高二等和三等奖各一个。1991年连任国际钢砼组合结构合作研究协会第二届主席;1994年限于只能连任两届,被授予信用主席迄今;1986年组建中国钢结构协会部属二级协会“钢砼组合结构协会”当选为理事长一向连任迄今(2000年10月改选为第五届理事长)。截止1998年底,共培养了硕士生45人,工学博士生15人和博士后5人。发表论文约150篇,著作共14版本,其中专著有《预应力钢结构》(哈工大出版社1986)、《钢结构稳固设计》(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钢管混凝土结构》(修订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001年又主编自学考试"钢结构"本科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他在钢管混凝土结构领域进行了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取得的成果在国内外居领先地位。他的"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工作性能和计算理论的研究",1979年获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及省当局科技成果二等奖;"钢管砼结构在厂房柱中的应用"1980年获建材工业部和国防工办科技成果三等奖,“钢管砼同一理论”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提高一等奖。

重要著作有《钢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大跨房屋钢结构》等8部,发表论文约150篇。

1980年荣获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2007年11月3日,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主理的“第五届建筑钢结构专家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对为我国钢结构事业作出凸起贡献的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善桐授予“中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称号。

现在,无论是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照旧气势恢宏的桥梁,抑或是重型工业车间,很多都采用了钢管砼。为了了解这种新型建筑结构,记者一向想找一位专家请教一下。在得知记者意图后,本刊主编王仕统教授向我建议:你应该找钟善桐,他是这方面的权威。于是,我到处搜集和拜读有关钟教授的文章和资料。当我粗略了解了他的情况之后,我震惊了:这个80多岁的老人著作等身、成就斐然、学术地位显赫,满载辉煌与荣誉!他开创了我国钢管砼结构研究的新方向,在预应力钢结构及高层建筑钢结构方面也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发表论文150多篇,著书14版本,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数十人,身任国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信用主席……

我不禁夷由了,这么一个德高望重,大名鼎鼎的专家会接受我的采访吗?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谦逊、和蔼的钟善桐教授很爽快地许诺了。我想,要想领略一个学者的成功与过人之处,了解其治学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次采访就是从钟教授的治学思想谈起。

我早就听说"尊重前人,客气学习,不盲从,不跟在别人后面跑"是钟教授一向的治学思想。记者在采访时,深刻地领会到了这一点。因为惰性使然,面对题目,人们每每跟着感觉走,跟着别人的思想走,而不愿多动脑筋,多作探讨。而这对学者来说,是绝不许可的。钟教授说,在学习一些文献和资料时,对一些结论性的内容,应随时提出疑问,深入分析和思考,切忌盲从;而对一些精确的结论和内容,应力求达到深入掌握;假如发现有尚未解决的题目,甚至存在着一些题目,就是应深入研讨的题目,这就促使本身先解决和完美,这就可能步?quot;创新",取得新成果。他的钢管砼结构研究成果,被公认为开创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而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他的治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钢管砼结构",是介于钢筋混凝土和全钢结构之间的一种先辈的新型建筑工程结构,60年代以后,这种结构活着界上已经开始采用并取得了优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当时我国还处于缓慢的初级研究阶段。

1975年,钟教授开始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接触这一题目后,他了解到国内外的一些设计方法和试验效果,发现无论是研究方法或是设计方法,当时流行的作法都是把钢管和混凝土分开来研究二者的性能,然后把二者的承载力叠加起来设计;对于钢管和混凝土放在一路的总体工作性能也只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试验曲线,从宏观上来看它的工作性能。

因为一向的治学思想使然,钟善桐教授不禁对这种作法提出了疑问。他感到这种研究方法根本不可能了解钢管砼全成团体后的内在性能的转变,更不可能深入掌握其工作性能和承载力的规律,这势必影响钢管砼结构的科学性和先辈性。为此,1978年,钟教授首先提出:应该把钢管和混凝土当成一个同一体来研究。这是一种创新的研究方法。种子的萌芽到茁壮成长从来都是一个历尽艰辛的过程,在战胜重重困难,历经十几年的探索和奋斗之后,钟教授终于在1993年完成并提出同一理论。

据钟教授介绍,同一理论就是:把钢管混凝土视为同一体,一种新的组合材料,它的性能转变是随着材料的物理参数、材料的几何参数、载面型式和应力状况的改变而改变,而这一转变是延续的、相干的、设计是同一的。

同一理论不但解决了钢管砼结构在研究和应用上多年来未解决的难题,也为这种结构研究的广泛深入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这一理论的引导下,钟教授及相干研究人员研究了实心和空心构件性能的系列,圆形、多边形到四边形构件性能的系列,不同钢材、不同砼和不同含钢率构件性能的系列(包括静载和动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法,使之成为一个自力的新结构,并且形成一套完备的理论系统,更快地促进了钢管砼结构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顺着钢管砼结构的发展应用话题,记者向钟教授了解这种结构在我国的推广应用状态。

钟教授介绍说,目前我国已是钢管砼结构应用最广泛的国家,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大车间、高炉锅炉构架、地铁站台、高层建筑(40多幢)、公路拱桥(约300座)等等,在高层建筑方面,采用钢管砼结构的典型工程有深圳赛格广场大厦、邮电枢纽中间、天津今晚报大楼等。 记者想,成功是什么?对一个科学家来说,成功莫过于他的研究成果为社会和人类创造了财富。这一点,钟善桐教授应该为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而感到欣慰。但他感到不知足的是,尽管钢管砼是钢材与混凝土的最佳组合,尽管我国已是钢管砼结构应用最广泛的国家。但从国内来说,其应用还远远不够。究其缘故原由,钟教授认为,缘故原由很繁杂,重要有:①风俗势力②对它不了解,又不愿深入了解③当前一些制度也不利于推广新技术新结构,如设计费按造价取,推广新技术降低了造价不但无奖励,且降低了设计费④强调造价,不考虑综合经济效益等。

9.11事件凸现了建筑结构的防火题目,那么钢管砼结构的防火性能如何呢?

钟教授说,钢管砼防火性比RC结构差,比全钢结构强,防火涂料可省一半以上。而如今宝钢生产出的耐火耐腐钢,不但抗锈能力进步2-8倍,而且温度达600℃时屈服点降落不到1/3,而通俗钢600℃时强度降落到0。如遇类似美国9.11的特别事故,全钢结构因受热失去承载力,悉数坍塌。而RC结构的砼也将破碎剥落,钢管砼的钢管虽受热失去承载力,但仍保持固体(1700℃才熔化),包住砼,使之不致于破碎,显然将比全钢结构和RC结构好。

随后,笔者就高层建筑、高层建筑题目向钟善桐教授请教。他说,根据我国人口多的情况,在城市中发展高层是需要的,小我意见不宜太高,在300m左右即可,太高了,许多设备将进步造价,维护费用也高,最上高层在风荷作用下,经常有较大摆动,不宜居住。 "预应力钢结构"是钟善桐教授做出庞大贡献的另一领域。在本次采访行将结束时,记者请钟教授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

钟表教授介绍说,50年代中期,"预应力钢结构"在国际是少数人在研究,当时他从学习苏联教材的大跨度结构中得到启发,从而开始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全国第一个预应力钢桁架的试验就是由钟教授主持,由哈工大与冶金建筑研究院合作,于1957年8月在哈工大进行的,但因为当时我国限定采用钢材,天然也就限定了预应力钢结构的发展,一向到改革开放后,钢结构逐步增长,随着国家政策从限定用钢变化为大力推广钢结构,预应力钢结构才又得到快速发展。现在,预应力钢结构在我国已经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工程结构设计中,尤其是用于网架结构和公路桥的钢梁中。钟教授认为,预应力钢结构往后还将继承得到发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钟茂森

客服热线

技术支持电话咨询

13477247781

责编微信:13477247781 13985338289 投稿邮箱:304975101@qq.com 1140218682@qq.com     邮箱:mingchengsz@163.com

版权所有:鍾氏宗亲总会 湘ICP备18001868号-1 技术支持:长沙龙帝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