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

江南第一宰相越国公钟绍京

江南第一宰相越国公钟绍京

钟绍京,字可大(公元659—746年),兴国县清德乡人,祖籍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市老城西)。唐时兴国县未立,其地属南康郡虔州,古籍载为虔州赣人或南康赣人。唐睿宗景龙年间,官拜中书令,封越国公。史称“江南第一宰相”、“开元初书家第一” ,乡人尊称为钟令公。

绍京远祖为中原世家旺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钟氏族谱》等资料记载:钟氏的源流可以直接追溯到春秋时代宋微子所建的宋国,是上古商汤的子姓后裔。宋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黎,仕楚,食采于钟离,厥后人于是以钟离为姓。

楚汉名将钟离昧,为楚霸王项羽麾下骁骑大将军,公元前202年,楚汉王会战于垓下,项楚败北,项羽自刎于乌江,钟离昧避难投奔故友楚王韩信,刘邦对钟离眜有积怨,听说他在楚国,便下诏书捕获他。当时有人告发韩信想谋反,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伪游于云梦,现实是打算袭捕韩信,韩信恐怖不已,为了献媚刘邦以求自保,便出卖了钟离昧。钟离昧的次子钟离接为逃难,避难到颍州长社,去离单姓钟,为钟姓接系的始祖。

据《长葛县志》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钟姓是邑中王谢,不仅人口繁衍,而且代代冠裳,簪缨黼黻:一世祖钟接为长社令;二世晏为雄州刺使;三世钦仕至州牧守;五世元为尚书令,领廷尉;六世赞为都督府长史,袭封尚书令;九世宝为骑散医生、广州太守,赠光禄医生;十世皓,人称“至德可师”,初仕郡功曹,后官廷尉,林虎长、博士,辟司徒府,授会稽太守;十一世迪,仕郡主簿;十二世繇,为魏国相国、太傅、定陵候,死后谥“成侯”,世称“一代伟人”,是中国早期书法家、楷书鼻祖;十三世毓为魏黄门侍郎、车骑将军、御史中丞,他机捷言笑有父风,其弟钟会为镇西将军;十四世骏为晋黄门侍郎,后迁太尉;十五世晔为晋公府椽;十六世雅为东晋开国元勋,御史中丞;十七世诞为晋叁军;十八世靖为颍州太守;十九世源为永安太守,以文学着名;二十世挺,仕后魏襄城太守,晋封颍州郡公;二十一世蹈,仕南齐中年叁军;二十二世屿仕梁永嘉郡守,著有文集,其弟嵘为闻名诗词评论家,有《诗品》传于世。二十三世宠为梁国临海令,金青光禄医生,检校户部尚书,因侯景之乱,辞爵携眷由长社南渡,迁徙江西省南康郡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冈下朝天坊,为迁赣始祖。殒后葬天竺山癸山已向(今赣州市革命烈士墓后面)。

二十四世匡生于河南颍川故里,公元552年随父南迁,暮年又迁潋江镇平固原(今兴国县,当时兴国尚未立县),有谱载宠匡为兄弟辈,待考;二十五世宝慎为南康郡丞、陆州叁军;二十六世子威,为吉州安福令,迁饶州刺史;二十七世恒,博学隐居,住潋江镇土均寨(今兴国县城背街附近);二十八世法遵,仕崇州州判,追赠杭州刺史,与兄法通、法询居潋江镇须河塘(有载荷塘里),后迁居清德乡上社水尾,生四子:绍徵、绍济、绍畅、绍京。

绍京母罗氏,梦流星人口,吞而有孕。唐显庆四年已末三月初三中午,绍京生于潋江镇荷圹里(今兴国县城背街一带),出生时当门有双齿,其父亲法遵为其取乳名“牙仔仂”。
绍京从小就识礼义孝怙恃。相传,有一次绍京外出回家,经过旷野巷子,不警惕脚下的鞋子被田边的瓜蔓绊脱了,他仍若无其事,踢踏继承往前走,看瓜的老农见了,追上去问绍京为什么拖着鞋子踢踏走路。绍京答道:“古人有言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正人举动当自避怀疑。”老农一听,恍然大悟,对他小小年记就有如许的德行很是赞赏,便从田里摘下几个香瓜送给绍京。绍京接过香瓜,连连叩谢,离别了老农,继承赶路。老农出于好奇,又追上问他为什么不吃瓜以解渴。绍京诠释道:并非不想吃,由于瓜是长者所赐,天然应当带回家中孝顺怙恃。

北宋诗人闻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为此特作长诗一首赞之,节录如下:
崔湜为侍郎,天子赐瓜香,携归与爱妻,老母不得尝;一旦恶贯盈,杀之於路傍。
越公钟绍京,至孝何殊常,小时得瓜果,先解进高堂;长大遇玄宗,一夕登庙廊。
孝者名长新,逆者污人伦。

绍京与崔湜先后于睿宗朝为宰相,两人的德行的却有如此光显的差距,最后两人的终局也截然不同,令诗人深为感叹,并作诗以警示后人。

绍京从小资质聪颖,酷爱书法。因祖上有产业在上社、东龛等处,少年时便随怙恃移居上社水尾,在深山僻静之处潜心治学习艺。绍京在东龛岩日邀松涛为友,夜与明月作伴,他读“五经”习“四书”,秉承家学,练书法、练剑法,“两法”融于一炉,夯实了踏实的书法基础。他的书法师法天然,观流水以窥顺畅,察山势以明起伏,望古木以求峥嵘。人称他的书法是“继繇埒王”,即继续了楷书鼻祖钟繇的笔意和风格,与王羲之,王献之并列齐名,绍京还被称为“小钟”,与远祖“大钟”钟繇遥相呼应。

古来山川名胜,必籍其地之人以为重,而贤士医生所产之里,所历之圩,亦必能因之不朽。传说绍京在东龛岩读书至深夜,其读书声可传至京城长安,故后人称其读书处为读书岩,后来绍京成为一代名臣,进中书令,封越国公,读书岩又誉为“令公岩”。

1948年,兴国钟姓重建读书岩,江西才子,曾为孙中山秘书的谢远涵亲笔题写“令公岩”牌坊匾额,并撰联曰:“可读风月惟今夕,大定山河忆昔时”。此联用绍京字“可大”嵌入联首,属凤顶格嵌名联。上联写景“读风月”,下联述事“定山河”。闲情逸致对好汉壮举,初看好像平易,深探实为奇崛,无愧为翰林公的大手笔。

“令公岩”雄风犹存,古韵依然,奇迹般地保留到今天。自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络绎不绝前来仰视胜迹、想念先贤,并遗留下来大量诗篇:

“巉岩石室潋江东,旧隐开元越国公,胜迹不磨遗像在,书声时落半天风。”(元·滕宾),

“女娲练遗补天石,六丁下凿开岩室,山灵诃护不敢居,留与中原贮秘籍,至今犹听唔咿语,罡风吹度渊龙惊。白去万古封故迹,汗青历历留芳名。”(明·唐子仪)

“令公试剑剑有神,应谶昔时平内乱。”“四面苔痕添绣古,数行疑是令公书。” (明·唐子仪)

“在昔读遗烈,争传佐命臣。予今探胜迹,犹忆读书人。墨气浮青霭,文澜漾锦鳞。周遭环十景,逐一旧精神”。(清·伍彭年)

道光28年《赣州府志》主修李本仁所写《钟令公书室》所记更为细致精当:“山势矫腾翥,绝壁凌苍苍。奇境忽中碎,石室开洪荒。令公此安砚,家学师之常。六甲幻朱墨,千丈耀琳琅。灵气赴腕底,大力森毫芒。忆昔公佐命,掷笔提干将。宫掖荡氛垢,日月新辉光。书生自英武,伟烈何煌煌。始知所学大,不朽非文章。我今缅遗迹,拂衣登高冈。白云满巨牖,草木余清香,巨鱼化龙去,墨池秋涛凉。”
我国古代雇用人才,情势多样,除科举之外,还有“举荐”。如汉高祖曾发布“招贤诏令。”规定如发现人才,当地郡守都可亲自勉励,驾车送到京城,而不实行者免其职。其方法大体有“筑招贤台”,“出招贤榜(亦称求贤令)”,“举荐”(有才不举,朝廷治罪),“实地察访,隐处求才”等四种。

唐高宗年间,绍京由吏部尚书裴行俭保举到朝廷,初任“司农录事”,后因善书法而入直凤阁。武则天在朝期间,擢升为“宫苑总监”,则天皇帝对绍京炉火纯青的书法艺术十分浏览,登基伊始,为了表现其改朝换代的新气象,便下令所有皇宫内苑、明堂及九鼎铭文、匾额悉数更新,由绍京重新书写。书法家苏东坡认为,榜书必要结密无间,以文字雍容、恬静简穆为上。书法界认为榜书自古为难,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习,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豪难精。而绍京能在武则天朝,明堂九鼎和诸宫门榜,均他所题,实在难得。当唐之时,王公大臣擅书法者不少,绍京榜书要站得住,必有其过人甜头。

绍京书名鼎盛,历代墨家争相歌颂,享有“开元初书家第一”之美誉。后人对其书法评价褒语许多,顺撷几例,录于后:
宋代曾巩在《元丰类藁》中称:“绍京字画妍媚,遵道有法,诚少与为此”。

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赞美道:“绍京书遁甲神经,笔法精妙,迴腕藏锋,得子敬神髓,赵文敏正书实祖之。”

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讲得更生动晓畅:“绍京如新莺矜百转之声”。

清代叶昌炽在《语石》中高度评价:“绍京与薛少保齐名,开元初书家第一”。

绍京的传世书法有《升仙太子碑阴》、《转轮王经》、《灵飞经》等作品。

升仙太子碑在河南洛阳市东南约35公里,今偃师县府店緱山之颠,此处原有升仙观一座,今已不复存在,仅留升天太子碑,此碑高6.70米,宽1.55米,厚0.55米,盘龙首龟座高1.3米。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于东都洛阳赴登封封禅泰山,住宿緱山升仙太子庙,感兴而撰文,并亲为书丹。碑文借述周灵王太子晋(字乔)升仙故事,而实写现代,以此美化赞颂武周盛世。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体”书就,笔划中丝丝露白,碑文33行,每行66字,行草相间,近章草书体。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绍京、薛稷之手,笔划圆转流畅,意态豪纵,历代书法家都视《升仙太子碑阴》为书法艺术精品。

《灵飞经》笔法精劲,字形端丽,书写自若,活泼柔润,并参以行书笔意,风姿娟秀、飘逸萧洒是唐代以来历代文人学习的小楷范本。
绍京为了研究书法艺术,广泛搜集历代闻名书法的手迹,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自创一格,自成一体。有史书载:“(绍京)破产求书,以数百万贯之巨,购得王羲之行书五页,却喜出望外、视为至宝”。他家藏五羲之、献之,禇遂良真迹数十百卷。暮年仕途坎坷,几度贬谪,转辗千里,他宁可舍弃金银器皿,却把书法丹墨当作珍宝,随身携带,成为书坛千年佳话。

绍京不仅是闻名的书法家,照旧一位功勋卓著的唐代复兴名臣,是长江以南地区第一位出任宰相的历史人物。史学界有人认为广东张九龄是江南第一位宰相,这是一个疏漏。张九龄在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拜中书令,绍京在景云元年四年(公元710年)拜中书令,比张九龄早24年。
景龙四年六月壬午,中宗被韦氏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韦氏矫诏称制,诏立温王重茂为帝,自主为皇太后,临朝摄政,并把南北卫军、台阁要司都交由韦氏子弟把持,他们广聚党众,内外勾结。中书令宗楚客与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以及韦氏族人共劝韦后效法武后,楚客又隐秘上书称引图谶,挽劝韦氏更替唐室。当时京城笼罩在一片恐惊的气氛之中,相传即将发生朝代更替,君主易姓之事。
相王的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之前被罢免潞州别驾一职回到长安,他私下里聚积才勇之士,谋划匡复社稷。兵部侍郎崔日用一向倚赖韦、武,与宗楚客关系也不错。听说楚客的诡计,害怕韦氏逆党一旦事败会祸及本身,就遣宝昌寺僧人普润为李隆基报信,要李隆基先发制人。得信后,李隆基便与太平公主及公主之子卫尉卿薛崇简、苑总监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前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商计争先诛韦逆党大事。

庚子,晡时,李隆基微服与刘幽求等人进入潜入内苑,绍京将他们接入府中, 。这时羽林将士都屯集在玄武门,到了晚上,葛福顺,李仙凫都到隆基处,请号而行。接近二更时分,忽见天星纷落,几与雪花相似,刘幽求说:“天意如此,时不可失!”,福顺拔剑直入羽林营,斩韦璿、韦播、高嵩,且枭首示众道:“韦后毒杀了先帝,谋害社稷,今晚应当共同诛杀韦氏族人,身高在马鞭以上的都要斩杀,拥立相王以安定天下。胆敢故意怀两端帮忙逆党的,罪及三族。”羽林将士都欣然服从。送韦璿等人的首级给李隆基,李隆基取火验看过,于是与刘幽求等从苑南门出去,绍京率领丁匠二百余人,手持斧头刀锯扈从,饬令葛福顺带领左万骑攻玄德门,李仙凫带领右万骑攻白兽门,约定在凌烟阁前合会。葛福顺等一路杀了守门将,斩关而入。李隆基陈兵于玄武门外,静听新闻。三更天,听到里面噪声,即与绍京等直入。太极殿中停置着中宗的棺材,有卫兵守着,一听到表面的喧嚣声,也披甲出来相应。韦氏正住宿殿中,蓦地惊起,心中即悚惶又迷惑,逃入飞骑营,盼望得到珍爱,没想到却被飞骑营的将卒斩了首级献于隆基。安乐公主正在照镜画眉,也被军士斩了。另外,斩武延秀于肃章门外,斩内将军贺娄氏于太极殿西,捕索在宫中的韦氏族人以及监守宫门并素来归附韦氏的吏役都斩了,到天亮,皇宫内外都平定了。
辛巳,欢迎相王入宫辅佐少帝。紧闭宫门及长安各城门,调遣万骑营官兵分头收捕韦氏亲党。当天,大赦天下,封赏功臣,绍京因功晋封为“银青光禄医生,行中书侍郎,颍川郡开国公”。含村二百户,赐物一千缎。癸卯,又赐诏书一道,曰:“绍京雅量广博,清规冰巳,欢迎相王入宫辅佐少帝。紧闭宫门及长安各城门,调遣万骑营官兵分头收捕韦氏亲党。当天,大赦天下,封赏功臣,绍京因功晋封为“银青光禄医生,行中书侍郎,颍川郡开国公”。含村二百户,赐物一千缎。癸卯,又赐诏书一道,曰:“绍京雅量广博,清规冰彻,果行育德,现代见称,强学富词,为时所重,顷展祸生宫掖,巨猾未夷,遂能义定风云,潜图密斯,克清凶衅,实仗忠贞。宜登宰司,俾掌纶命,右同中书门下三品。”

甲辰,少帝让位,睿宗复位,第三道圣谕:“忠臣玄事,忘家就义。良宰登庸,开物成务”,“绍京,上柱国颍川郡开国公,器识宏远,襟度敏达为谋则忠,见义能勇。才惟倜傥,明以烛微,思乃纵横,博而能俗。倾诛凶党,遂建元勋,氛禄廓除,庙堂翳扫,宫掖请沏,中书机务,宜膺宠命,式允具胆,可光禄医生,行中书令,越国公,加封通前五百户,赐物三千段,赏奴二十人,婢十人,金银器皿三十,事马十匹。

丙午,绍京上表礼让中书令之职,睿宗照准,改任户部尚书,不久外调为蜀州刺史。
天赋元年壬子(公元712年)李隆基即位,即为唐玄宗,他毕竟没有忘掉昔时的元勋功臣,对绍京的遇深感忸怩,于是将他调回京师,任户部尚书,后来又改任总管东宫内外庶务的太子詹事。后来因受当时的宰相姚崇排挤,与刘幽求一路以“怨望”得罪,贬绵州刺史,厥后又分别调任果州刺史、溱州刺史等。后来因受其它事情牵连(即观看了岐王李隆范表演的死可汗之戏,笔者注)贬怀恩尉悉夺阶封。再迁温州别驾。
开元十五年丁卯(公元727年)绍京已近晚年,他回到朝廷,含泪对玄宗说:“陛下是不是忘掉了昔时的事情呢?怎么忍心把我弃置在表面荒蛮之地,永久见不到朝廷呢。而且昔时一路建功立业的人,都已经作左了,只有我年迈还在世,您不垂悯乎!”玄宗为之惘然。即日拜“银青光禄医生、右谕德”(即太子先生),之后过了很久改为“少詹事”。

唐天宝五年丙戌(公元746年)二月十六日寅时,一代名臣,忠贞元勋在长安寓所忽然逝世,享年八十有八。按当朝礼规,绍京薨后,厝葬京城长安(今西安),后来朝廷恩准灵柩扶回故里,安葬在殷富汪岗(今江西省兴国县喜悦镇蒙山圹下湖村)。

纵观钟绍京的一生,其凸起的事迹有两点,而其中的任何一点都充足令他名垂青史了。一是景龙年中,与李隆基、刘幽求等合谋,发动了宫廷政变,弹压了野心家韦后,维护了唐朝的政权,为后来的“开元盛世“的出现,拓荒了道路。二是书法造诣很高,史称书法家“小钟”,武则天临朝时,明堂九鼎和诸宫殿门榜都是他手书,其传世作品成为千百年来后人学习书法时临摹的范本。

平定韦氏之乱,为之后的“开元之治”拓荒了道路,钟绍京一夜之间成了唐朝复兴功臣,因功官拜“中书令”,使他登上了官宦生涯的巅峰,同时却成为了宫廷内部权力争取的捐躯品。宋之前,中间政权基本为北方人所把持,南方在他们眼中被视为下国、蛮荒之地。在唐朝时门阀制度仍然存在,朋党之争也非常激烈,绍京家族由中原迁到江西已历数世,早已阔别中间政权系统,所以薛稷说绍京“出身胥徒,一旦超居元宰,恐失圣朝具瞻之美”。在这种情况下,他以一介书生而出将入相,确属大不易,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绍京在平定韦氏之乱中的作用是多么关键。但由于缺乏党援、无政治基础,当政之后饱受排挤、倾轧也是势所必然了。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的蜀州刺史皇甫澈,对比他早87年的前任刺史钟绍京,很有好感,对他的遭遇深表怜悯,对他的卓著功绩给于热情地歌颂。《全唐诗》载有皇甫澈作的《赋四相诗书令绍京》,录如下:
景龙仙驾远,中禁奸衅结。谋犹叶圣朝,披鳞奋英节。青宫闾阖启,涤秽氛珍不。
紫气重昭面,壹天新日月。从秀庙堂上,肃穆人神悦。唐元佐命功,辉煌何烈烈。

绍京在李唐生死存亡之际,在韦后集团的恐怖统治之下,以其远见卓见,毅然加入李隆基集团。在平韦之乱过程中,正是由于他的里应外合,才杀了韦后一个措手不及,这是平乱的顺利成功的极其关键性的因素。对既有武功又具文才的钟绍京,唐睿宗赞美他“雅量渊深,清规冰彻,果行育德,现代见称,强学富辞,为时所重”。在户部尚书诰中又称“体局机密,才略冠世。”在宫廷政变六十年后,唐德宗称他的功绩可以“铭勋鼎彝,书美青史”。 唐德宗建中初年,(公元780年)朝廷录记武德(即唐高祖公元618年开国)以来,历朝宰相功臣,将勋名特高者分作两等,绍京追赠太子傅,列为二等。唐宣宗大中(公元847——859年)初,又收唐立朝以来的将相功臣绘像于凌烟阁,计一等85人,二等150人,绍京名列二等。
绍京去世269年之后,宋真宗皇帝于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专门为祭祀唐故元勋越国公绍京发了一道圣谕,“以着朕笃贤之意,以答臣民瞻望之隆。”高度评价绍京的历史功绩“历任行朝,殚叫戮力,德意契合。倚毗聿隆,朝政籍寅亮之功,赞襄赖启活之益,矧戡乱定功,一扫妖氛,再靖宫壶,成提剑之业,秉钧西掖,曳履南宫,措国家之安。”又命枢密节度史陈彪,对绍京“用虔以记,”准绍京配享功臣庙食。真宗皇帝认为:“若不优礼崇祀,何以励末世而劝忠义。”只有如许才能达到“于古以励,于今允协,人心灵爽,不昧尚歆享请”的目的。

在人杰地灵的江西,分外在赣南,历代都尊崇绍京为乡贤。绍京家乡方志《兴国县志》中指出:“高山仰止,景行去处,平川(兴国志县名,笔者注)之所仰而行之者,孰如令公之贤乎……夫令公大贤也,名臣也,功在社稷,名勒鼎彝,唐之所以爵赏恩数极矣。瑕瑜不相掩,益足为白玉之类”。

绍京德配夫人吴氏,继娶许氏,侧堂曾氏、杜氏、朱氏,子四:嘉銮、嘉璧、嘉谔、嘉玮,四房子孙重要派衍江西、广东、福建、广西、台湾等5个省、30多个县市,至今已达50余万人。
正如尊祀绍京的兴国县越国祠中有联所云“分族遍吴越之间探本皆由越国,食德迄宋元而后寻源总自平川”。于社稷定国安帮,于家族子孙昌盛,绍京可谓不朽了。
(钟益贵)

重要参考资料
新旧《唐书》
《资治通鉴》
《兴国县志》
《赣南历史名人传》
颍川堂钟氏联修族谱国第一修》

上一篇:一代畲族“歌王”钟学吉 下一篇:钟会

客服热线

技术支持电话咨询

13477247781

责编微信:13477247781 13985338289 投稿邮箱:304975101@qq.com 1140218682@qq.com     邮箱:mingchengsz@163.com

版权所有:鍾氏宗亲总会 湘ICP备18001868号-1 技术支持:长沙龙帝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