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人

台湾闻名乡土文学家钟理和

一、照片

台湾闻名乡土文学家钟理和 台湾闻名乡土文学家钟理和
台湾闻名乡土文学家钟理和 台湾闻名乡土文学家钟理和

二、手稿

台湾闻名乡土文学家钟理和 台湾闻名乡土文学家钟理和

三、简介

  钟理和,台湾闻名乡土文学家,由于一生至死至终对文学创作的坚持,人们称呼他为“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

  1915年生于屏东郡高树庄的新大路关(今屏东高 树),1960年肺疾病逝,得年46岁。父亲钟蕃薯名闻六堆客家地区,是田主也是农村企业家,家境不错,母亲刘水妹是偏房,刘水妹育有三子一女,钟理和排 行第二。童年的他甚得父亲疼爱,由于性格木讷忠实,被家人称做“阿诚”,意谓憨直忠实。直到去世,附近熟人照旧称呼他阿诚哥或阿诚伯。

  八岁入盐埔公黉舍卒业后,因体检不合格,未能继承 升学,故转读私塾学习汉文,引发对文学之爱好。之后继承到长治公黉舍上高等科,厥后再受汉文教育两年,受先生光达兴秀才的古文学影响甚深,曾撰写〈台湾历 史故事〉〈考证鸭母王朱一贵事迹〉等,并开始阅读中国古体及新体小说,当时曾写短文〈由一个叫化子得到的启示〉,还有章回体的长篇普通白话小说〈雨夜 花〉,完成的原稿据说有枕头厚。隐约中已有从事文学创作,当一个作家的向往。

  钟理和成年后人才出众,容貌英俊气质幽雅。据长辈 传述,当时他同年的伙伴相亲时,每每不让他偕行,由于他会吸引女方细致。十八岁结束私塾课业,当时钟家恰好与人合资买下美浓尖山一带的山林,号称为三公 司。钟理和被派到农场督工时,与同姓女工钟平妹相恋。“同姓结婚”在传统的客家村庄受到克制,于是他们的爱情遭到家庭和社会的强烈反对。除此之外,学业上 的失败给他很大的袭击,分外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钟和鸣到日本明治大学深造,相形之下,钟理和对文学的热爱却无法持续,也渐渐成为其心头之忧。

  天生的浪漫气质和对文艺的兴趣,让钟理和心里感觉 到,寻求文学好像是唯一可以另创新路,让本身的生命故意义的体例。于是他决定向背子女表的封建意识,睁开反抗与挑衅。1940年8月3日与钟平妹由高雄启 程,经基隆,到日本门司。再从下关搭船抵釜山、沈阳。,「奔逃」到满州奉天后的他们,重要是为了脱节封建社会对婚姻的桎梏。然而当时“满州国”,却不是钟 理和心目中向往的祖国。他越观察清楚越感觉这和他当初怀想的祖国有极大的差异,所接触的祖国同胞与他所期待的也完全相反,让满腔热情的钟理和感到幻灭的痛 苦。

  彭瑞金《钟理和传》曾如此说到:“这时期留有作品 〈都市的黄昏〉,后改写为<柳阴>,此外尚有一篇未完成的作品〈友谊〉。他们在1940年8月10日左右抵达奉天,先暂住同亲林国良家,不久即赁屋而居。 未完成的〈泰东旅馆〉,就是这段生活经验写成的作品;旅居北京期间写的日记体小说〈门〉,也记录了奉天生活的点点滴滴;〈门〉,原题为〈绝望〉,一度又有 人建议用〈落叶〉,从命名的经过,暴露出作者这段生活经验的不顺利;另外〈地球之霉〉也是奉天经验。”

  1941年,举家迁往北京,直到1946年,战争 结束,被迫迁回台湾为止。小时候养尊处优的钟理和,因坚持与钟平妹的同姓之婚与家里闹翻,孤读无援地处中国的北方生在世,又由于不肯为日人机构做事,钟身 心都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衅,然而钟理和却因此更坚定了走写作之路的决心。

  旅居北京的六年间,他到山西、河南、山东等各地, 同时大量的阅读、写作,还参与台湾旅平同亲会各种运动。并以「江流」笔名投稿、出书,翻译介绍日本文学作品。1945年,在北京马德增书店出版第一本小说 集《夹竹桃》,书中收有「夹竹桃」「复活」「游丝」「薄芒」等中短篇小说,这本薄薄仅有一百六十三页的小说集,也成为钟理和生前唯一亲手出版的作品集。此 外,有留下日记胪陈战后初期的见闻与感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公布败北降服佩服,旅居北 京的台湾人间,马上引起了骚动。战争结束,旅平台湾人不但内部产生了错综复杂的转变,台湾人在北京也陷入不安的处境中,战后的北平难有台湾人容身之处。之 后写下〈白薯的悲哀〉及〈祖国归来〉两篇文章,可以说是钟理和对居住北京期间的省思之作。

  1946年三月尾钟理和带领家人返台,并于屏东县 内埔初中找到代用教师的差事,不幸的是八月就因肺疾病倒病倒任所。此后,辞去教职,进入松山疗养院长期疗养。直到1950年10月尾,动过两次大型胸腔整 型手术剪去六根肋骨之后,才退院回家。1954年正月,又逢次子立民因病去世,钟理和可说身心俱疲。钟理和将本身心里的后悔与痛楚,都写进了〈野茫茫〉 里。这篇以立民的死为主题的作品,刊载在《野风》杂志,是他病愈返家后,第一篇被文坛接受的作品。出院后的十年间,钟理和已经无法出外从事必要耗费体力的 工作,绝大部分的时间只能在家养病,这期间,上天对他的意志试验从未停止,不仅入贫病交迫,而且灾祸连连。弟弟钟和鸣在他从手术病床醒来的统一天早晨,因 「基隆中学案」被枪毙。回到家时,父亲留给他的田产已经因治病变卖殆尽。长子铁民也得了脊椎结核,因无法同时筹搭两小我的医药费,错过适切的医疗而驼背。

  此段期间钟理和仍未断绝写作,甚至好出更令人激赏 的作品来,1995年完成唯一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1996年11月获得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长篇小说第二奖。获奖不只是他文门生涯的突破,更因此使他 得以和廖秀气、钟肇政、陈火泉等散处各地的台湾作家,彼此相濡以沫互相鼓励,并发行《文友通信》,阅读探究彼此作品。又有林海音编辑联合报副刊,启用本土 作家作品,钟理和的小说散文终于有较多的发表机会,是钟理和在文学创作生涯中最快慰的时光。不过由于生活困苦,身心都受到很紧张的创伤,终于在1960年 8月去逝,享年仅四十六岁。

  钟理和在有生之年的文学创作成绩,并未得到当时文 坛的一定,甚至在死前要求家人把手稿悉数烧掉。去世后,经由林海音等朋侪的努力奔走,长篇小说《笠山农场》终于出版,了却了钟理和死前的心愿。七○年代, 台湾文学研究者张良泽老师不畏困难,将钟理和的作品整顿编辑,于远景出版社出版全集,钟理和一身的文学成果才得以展现活着人面前,更引起评论者对钟理和文 学成就的细致,形成了一股研究「钟理和的研究风潮」久久不退。

  关于钟理和在台湾文学上紧张的地位,应凤凰在〈钟 理和文学发展历史及厥后殖民论述〉如此说到:「假如说钟理和是台湾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作家,最凸起的部份,应该是他身上这些与台湾殖民地历史无法分开 的,所谓的殖民地作家性格。台湾文学的独特征其实也在这里:不论相对于第一世界,或相对于中国大陆文学,这漫长的,繁复多变的殖民历史,在在使台湾文学有 其独一无二的风格特征,无法成为「中国文学的一环」。」钟理和的作品和经验代表的是一个无可抹灭的「台湾人的历史」。

客服热线

技术支持电话咨询

13477247781

责编微信:13477247781 13985338289 投稿邮箱:304975101@qq.com 1140218682@qq.com     邮箱:273039264@qq.com

版权所有:鍾氏宗亲总会 湘ICP备180018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