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氏渊源

中国福建汀州钟氏源流、入闽始祖、祖祠

一、姓氏源流

春秋时,宋襄公(公元前650~637年在位)派遣他的弟弟子敖出使晋国。子敖在晋国为官,生子改姓伯名扈,伯扈的儿子伯宗为晋国医生。《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伯宗,晋之贤者也,为郤氏所谮被杀,子州犁奔楚,邑于钟离,今之濠州也,子孙以邑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钟氏出自子姓,与宗氏皆晋伯宗之后也。伯宗子州犁仕楚,食采于钟离,因以为姓。楚汉时有钟离昧为项羽将。”宋人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钟,宋微子之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犁,仕楚,食采钟离,因氏焉,子孙或单姓钟氏。”商务印书馆编的《辞源》云:“钟:晋伯宗之后,楚有钟建、钟子期。”《颍川上杭钟氏族谱》及其他各地的钟氏族谱里都印有“微子启肖像”,像内题注:“商汤本支,宋微子之后,州犁公以邑为氏。”钟离郡在后齐时改为西楚州,隋开皇二年(582)改称濠州。治所在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东部。钟离黎(即州黎)被多数钟姓人奉为得姓始祖。 

秦末,伯宗的九世孙钟离昧是楚霸王项羽的名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楚汉时,有钟离昧为项羽将。有二子,长曰发,居九江,仍故姓;次曰接,居颍川长社为钟氏。”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他忧虑钟离昧会替项羽报仇,悬赏千金捉拿。钟离昧躲进往日挚友韩信家中,刘邦用陈平之计,诱使韩信逼钟离昧自刎,时为汉六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钟离昧长子钟离发居九江郡(今安徽寿县一带),次子钟离接为逃难逃到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去离字而单姓钟,是为钟姓接系之始祖。钟接在颍川定居后,到他的二十三世孙钟宠的700多年里,瓜瓞绵绵,代有簪缨,或为国家栋梁之材,功勒钟鼎,如十二世钟繇,他不但是魏国相国、太傅、定陵侯,照旧十分有名的大书法家,“舞鹤飞鸿”典出于他;或为军队长城之任,戮力上国,如十六世钟雅,助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累官广武将军、中丞廷尉、侍中尚书。

宋国的第二十五位国君剔成,在周显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遭到他的二弟偃发动的“宫廷政变”而下台,避祸到楚国。偃自主为君,自称君偃,他是一位腐败昏庸的国君,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所灭。他的三弟烈避奔到许州(今河南许昌),因其祖上曾食采钟邑,即改子姓为钟姓,是为钟姓烈公系始祖。 以官为姓的钟氏出自古代的官名钟师(掌管击钟奏乐)。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位负责钟、吕等袭击乐器的属官叫钟师,因其专业性极强,故世代相袭。据史书记载,州犁逃到楚国之前,楚国已有钟氏,如钟仪、钟建、钟子期等。所以姓氏学家张澍认为钟姓最早的一支系是以官为氏,是周代钟师的子女。 此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有钟姓。如畲、羌、满、蒙古、白、彝、回、裕固等族。比较有名的有:钟保,满州镶黄旗人,雍正十二年(1734)为湖广巡抚;钟音,满州镶蓝旗人,乾隆年间礼部尚书;钟依,蒙古族人,光绪年间归化副都统等。 

钟烈、钟接的后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颍川“邑中王谢”,后裔遂以“颍川”为郡望、堂号。 颍川郡的堂联许多,兹列举三联如下:“高山流水第,舞鹤飞鸿家。”“缀羽缉商,操解高山流水;挥毫洒墨,笔传舞鹤飞鸿。”“钟山聚秀人文起,颍水流徽世泽长。”“高山流水”典出钟子期。钟子期洞悉音律。俞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意在高山,子期曰:巍巍乎若高山!伯牙志在流水,子期曰:荡荡乎若流水!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舞鹤飞鸿”典出钟繇。钟繇字元常,汉末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魏受禅,进太傅,封定陵侯,繇善书,其书法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钟氏向以钟子期和钟繇作为家族文化的卓异代表。对联注解钟氏裔孙对祖宗艺德文治的崇拜。

二、入闽始祖 从史志、族谱等资料所介绍的情况看,入闽钟氏有钟接系和钟烈系。 钟氏的64世(或说钟接的37世)孙钟盛,字全慕,在唐昭宗时由河南到汀州任刺史。《新唐书》载,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建州刺史徐归范,汀州刺史钟全慕叛附于王潮。” 

①《长汀县志•循吏传》载:“钟全慕,唐昭宗时为刺史,王审知喜其骁勇有谋略,分汀州使守之,祀名宦祠。”钟全慕任汀州剌史10余载,为官清正,兴利除害,得到当地百姓的受戴。夫人马氏生有三子:仁德、义德、礼德。义德生三子:理政、朝政、礼政。理政字翱,《长汀县志•循吏传》云:“钟翱,全慕孙,具经济,善骑射,继全慕为刺史,官至金紫光禄医生。”宋《临汀志》说,钟翱“生而雄武有膂力,善骑射,审知每奇之。”明朝《永乐大典》则说:“翱世守是邦,历年甚久,多创塔庙,捐田为粮,大邑僧舍,至今多奉钟令公祠。”闽王王审知死后,王氏家族内部纷争,诛杀异姓,众叛亲离,民不聊生。钟翱由是避乱隐居长汀濯田的同睦坑十余载。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后,南唐国鼓起,钟翱受南唐国的重用,累官金紫光禄医生、上柱国,卒后南唐主赐赠尚书令。钟翱墓葬于长汀濯田同睦坑登(丁)坑窝“盘龙形”宝地,墓碑文曰:“唐一世祖金紫光禄医生上柱国累官节度使汀州刺史赠尚书令理政钟公*王、朱、赖夫人墓”。 

②墓前碑联为“典郡传芳绳其祖武,肇家启绪贻厥孙谋”。 

③钟翱墓已被长汀县人民当局列为重点文物加以珍爱。

钟全慕之妻马氏夫人在全慕回本籍后教育辅佐儿孙,仁恕宽宏、化雨春风,深受裔孙敬重,死后葬长汀县城北山下钟屋地。清同治二年(1863),曾任闽浙水师提督,时任汀郡总兵的上杭人钟宝山出资修葺马夫人墓,并写了一篇《汀州府署内马氏太夫人墓碑记》,笔墨不长,但对了解钟氏入闽源流有帮助,全文照录于下: 唐时吾祖全慕公自河南许州

④入汀为剌史,后回本籍。理政公继祖典郡,退居同睦乡,遂家焉,卒葬丁坑。祖孙俱崇祀名宦,事载府志,彰彰可考。独马氏祖*人人皆知葬于汀署西偏,微特汀郡嗣裔为其所出,即闽、浙、江、广凡同姓者均此一脉。但家乘已亡,其详莫考。先君由侍卫任甘肃游府,常愿一寻往迹而不遂。宝山宦游数十年,心亦歉然者久之。今衔命来镇斯郡,公余之暇得修丁坑之墓,而马氏祖*,自唐迄今历有千年,萧疏一 ,碑记无存。兹蒙郡伯冯公,推锡类之恩,俾镌石于坟,以垂永世。上有以慰先人未遂之志,下有以启后人追远之思,使千百年之旧迹不致泯没弗彰,非吾族之大幸乎?

民国《长汀县志•古迹志》云:“钟氏始祖马夫人墓,在中山公园内。民国二十四年陆军第三六师一O八旅旅长钟彬等修筑。马夫人为钟全慕之妻、翱之祖母。”钟彬是广东省兴宁县人,1943年任七十一军中将军长,驻军保山,率部对日作战,取得“龙陵大捷”。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马夫人墓被毁。钟全慕裔孙播迁江西广东、福建、浙江、台湾等省,被尊为入闽始祖。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福建解元,上杭官庄人钟大受倡议建造上杭钟氏总祠,乾隆四十二年(1777),总祠建成,奉钟全慕为始祖。“至吾汀之有钟姓,则始于六十四祖全慕公讳盛。盛公于唐昭宗时为汀州刺史,遂居于汀。汀祠追远堂、杭祠敬和堂皆以公为始祖。” ⑤另外,有些族谱和一些资料也介绍了钟氏入闽的另一支——钟贤。钟贤是钟烈的27世(或说23世)孙,在东晋末年,南迁到江西虔州(赣州),先住阳都,后奉南朝宋武帝刘裕之命,入闽平定“六戎之乱”(六戎即绕夷、老白、耆老、鼻息、戎央、天刚),后为闽中都督。 

⑥钟贤奉诏入蜀为官,殁于蜀。钟贤之子钟朝随父入闽,父奉诏入蜀后,钟朝袭封都督大将军。南朝宋明帝年间,他在鄞江白虎村(今福建长汀白石村)定居。钟贤之妻马氏(有些族谱说黄氏)相夫教子,一生贤德,死后葬长汀九龙岗,1966年,墓地被毁,1993年,活着界钟姓联宗总会台湾区理事长钟维炫老师的推动下,筹集巨资在广东省蕉岭县、三圳镇新建了一座“钟氏贤公*马太夫人墓园”。钟贤成为闽、粤、赣、川、浙、桂、台等省及海外客家钟姓的又一始祖。 本文提到在钟氏南迁史上有两位马氏祖*,一在晋代,一在唐朝,死后都葬在长汀“钟屋地”,是否真的有两位,抑或只有一位?这是一个关系钟氏家族历史的疑问。据我了解,在其他姓氏的发展史上,一位很受后人敬慕的某一脉系的某一代祖宗(祖*),被这个姓氏的多个脉系都奉为先祖(祖*)的征象也有存在。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有文化的人不多,虽然,我国早在唐初就发明了刻版印刷术,宋朝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那也只是为朝廷官家和少数人服务的,大部分的民间族谱家乘的传承接续只能*口传耳记,手抄笔录,其中张冠李戴,以讹传讹的事情在所难免,何况天灾、战祸、迁徙等缘故原由还会造成族谱的亡失。笔者抛砖引玉,敬请前辈、方家释疑解惑。

客服热线

技术支持电话咨询

13477247781

责编微信:13477247781 13985338289 投稿邮箱:304975101@qq.com 1140218682@qq.com     邮箱:mingchengsz@163.com

版权所有:鍾氏宗亲总会 湘ICP备18001868号-1 技术支持:长沙龙帝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