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氏渊源

钟姓溯源问祖

在原始公有制时代,氏族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每位上古首领者都是经天纬地、造物创事而足以令人引以自大且代代传诵的开创人物,都有不胜枚举的引人入胜的创举,闪耀着人类初始阶段的理性之光。然而,本来寥若晨星屈指可数的华夏始祖,却衍变出了浩繁的姓氏。见诸文献的姓氏上万个,仅收入《百家姓》中的单姓和复姓就有468个。枝繁叶茂木有本,派衍绵绵水有源,作为锺姓的后裔,必然和其他各个姓氏一样,一代一代都在思索、发问:锺姓何来,始祖何人,根在何处,源在何方?这是锺姓宗族及关心锺姓成历史者期盼首要回答的题目。

  “上穷碧落下黄泉”,寻其根,溯其源,流淌着锺姓家族世世代代的生命之水的锺姓长河,重要源头有四个:

  一是周朝时代的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于周赧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联军攻灭之后,避奔到许州(今许昌)改子姓为锺姓。

  二是和公子烈同宗同源的宋桓公三子遨,为宋襄公委派出使晋国,生子改姓伯名扈。他的孙子伯宗任晋国医生,因忠直敢谏而得罪了在朝的郤(音细:xi)氏而被杀,伯宗子州犁出奔楚国,仕于楚,官太宰,食邑于锺离小国(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20里),子公司遂姓锺离。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的大将锺离昧,在项羽失败后,遭刘邦追杀,自刎而死。其子锺离接为避父难,于公元前201年,在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市)去离单姓锺。他是继锺烈之后又一支锺姓的受姓始祖。

  三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宫廷乐师中,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位负责锺吕等袭击乐器的属官,称锺师。担任锺师的人,其职位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世代相袭。乐器中以“锺”为十二律之首,郧公锺仪的先祖以职业为姓姓锺。他们的确子女比较有名的还有楚医生锺建以及锺子期。锺子期,因《警世通言》中有“高山流水识知音”的故事而名闻遐迩。
  四是不少少数民族有锺姓。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的后裔,他们的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是盘、蓝、相雷,一女名叫龙郎公主,当地一个叫锺志深的人入赘,与龙郎公主结婚姻,民族成份由汉为畲,姓为锺。畲族重要分布在闽、浙、赣、粤数省。此外、羌族、满族、蒙古族、白族、彝族、回族、裕固族等也有锺姓。北魏高祖时,有羌族人锺岂内附。清代满州人世居沈阳、项托等地,满州八旗人锺吉氏改姓锺。比较有名的有锺保,镶黄旗人,初仕刑部笔帖式,后升郎中,工部侍郎,雍正十二年(1734年)为湖广巡抚。他照旧有名的孝子。锺音,镶蓝旗人,原姓觉罗氏,乾隆进行士,官至礼部尚书。还有锺依,蒙古白旗人,光绪中为归化副都统。彝族人姓锺的有锺里、锺拉(属狄俄米安家支),锺鄂勒是裕固族锺姓,属贺郎格家都落,世居甘肃南,清末明初改姓锺。台湾省的锺姓居民,在日本人入侵统治时,有的被迫改姓金重,就是繁体字分开,变为日本姓名,还有的被迫改姓山田。在1945年台湾光复后,他们也改回锺姓。

  以上锺姓四个姓源,如作更深条理思考少数民族中的锺姓,就畲族而言因为锺姓的入赘,从此世代绵延,成为盘、雷、蓝并列的一支,就汉族而言,则又是锺姓与畲族的融合,成为锺姓在畲族这一特别民族融会的繁衍与流布。在畲族,这一支是“源”,而在汉族不是源,而是“流”。同在中原许昌先后树起锺姓大族的锺烈、锺接又恰是同宗同源,他们是宋桓公御说的后裔。尽管他们改姓背景各异,时间亦不雷同,但却是殊途同归,不仅使当时陷入绝境之中的华夏一族逃走灭顶之灾,而且为之注入强劲清新的活性激素。烈、接改姓,犹如锺姓长河双江汇流,从此奔腾不息,源远流长。

  若从公元前286年,烈改子姓为锺,和公元前201年接去离姓锺算起,锺姓受姓至今不过二千二百多年。当我们置身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过程中去观察和思索此间的统统时,显然姓前的历史更加悠久、沉重、纷繁。由于历史记载并不像江河,离源头越近,水越清亮,杂质越少,而是年代越久远,越扑朔迷离。“登泰山而览众山小,临沧海而视百川隘”,因此在叙述锺姓源流之前,还须进一步溯源问祖,从现存浩瀚的典籍史料里,钩沉拾遗,披沙沥金,去伪存真挖掘梳理姓前渊源,雪泥鸿爪。宋桓公次子襄公系列产生锺烈系;桓公三子遨公系列产生锺接系。桓公是这两支锺姓共同的祖先。烈系和接系先后起源于许昌地区。这里是秦王政辛未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在灭了韩国和魏国之后,建立的颖川郡,所以他们的堂名都是“颖川堂”。桓公往上溯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十三世孙。微子启和微仲衍同是商代未代君主王纣的庶兄,分别是帝乙的长子和次子。从微子启再往上溯三十代是商代始祖契。契是帝尧的同父异母兄弟,即帝喾的儿子。帝喾的父亲是蟜极,蟜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轩辕皇帝。轩辕皇帝就是华夏共祖。

  找到源头之后来,本书将按照这两支全国人数最多的锺姓,顺着源流了,搞清世系,以黄帝为一世,一向通到现代。

  传到天乙以后,他用伊尹为右相,仲虺为左相。伊尹是天乙妻陪嫁的媵臣,仲虺是夏朝奚仲的子女,他自己就是一个部落的酋长。得到这两小我的辅佐,如虎添翼,商代的国力日益加强。在事实上造成了商将代夏的形势之后,天乙将都城从商丘迁徙到毫( 今山东曹县),先灭了夏东部的两个小国即韦(今河南滑县)和顾(今山东范县),败北昆吾,乘势攻夏。夏桀到鸣条迎战,士兵败散,不敢回洛阳,逃到昆吾。公元前1766 年,天乙挥师灭昆吾,夏桀败逃到南巢(今安徽巢县),夏朝最后消亡。天下尊天乙为帝,称武王,在位13年,祀寿百岁,葬平阳府曲沃县。子二:太乙、太丁(十九世)。太乙早殁,幼子太丁太小,按“兄终弟及”,王位传天乙之弟外丙。两年又殁,再传仲壬。仲壬卒,王位传回给太丁之子太甲(二十世)。太甲生二子:沃丁、太庚(二十一世)。王位先传沃丁,再传太庚。太庚生三子:小甲、雍己、太戊(二十二世)。王位先传小甲和雍己,再传太戊。太戊生三子:仲丁、外壬、河亶甲(二十三世),王位先传仲丁、外壬,再传河直甲。河直甲生一子:祖乙(二十四世)。祖乙生二子:祖辛、沃甲(二十五世)。王位传祖辛,生一子:祖丁(二十六世)。祖丁承父位,生四子:阳甲、盘庚、小辛、小乙(二十七世)。王位传小乙。小乙生一子:武丁(二十八世)。武丁子承父位,生二子:祖庚和祖甲(二十九世) 。王位先传祖庚,再传祖甲。祖甲生一子:庚丁(三十世)。庚丁生一子:武乙(三十一世),子承父位。武乙生一子:太丁(三十二世),承父位为王,生三子:比干、帝乙、箕子(三十三世)。王位传帝乙,帝乙生三子:微子启、微仲衍和受辛(纣)。

三十四世微子启,帝乙长子。他和其弟微仲衍出生时,其母尚未贵为王后。升王后生子受辛。帝乙卒,王位传受辛(纣王)。公元前1066 年,周武王兴兵伐纣,商朝消亡。

微子启和微仲衍兄弟仍回原封地东海(今江苏沛县),将纣之子武庚封于商丘。桓公御说孕育了锺姓茂分两支祀。并封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于武庚四周,史称“三监”。武王即位两年卒,子成王继位,因年幼,周公旦辅佐。三年(公元前1062 年)监视武庚的三叔欺侮成王年幼,带头发难,诘问诘责周公旦妄图篡位。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危及周初政治,周公旦奉成王之命,兴兵平叛,杀武庚,废三监。派人到东海迎来微子启,将其封在商丘,国号宋,爵位公,从此有了宋国。

客服热线

技术支持电话咨询

13477247781

责编微信:13477247781 13985338289 投稿邮箱:304975101@qq.com 1140218682@qq.com     邮箱:mingchengsz@163.com

版权所有:鍾氏宗亲总会 湘ICP备18001868号-1 技术支持:长沙龙帝网络科技